【百名学者“数”2021】许光建:从规律看未来CPI、PPI“剪刀差”将缩小
中新经纬1月6日电 题:从规律看未来CPI、PPI“剪刀差”将缩小
作者 许光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如果要问,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数”是什么,我觉得价格指数可以算是值得我们回顾和分析的数字。2021年以来,中国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呈现出相对较强的结构性上行特征。一方面消费价格水平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生产领域价格上涨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国CPI同比上涨2.3%,1—11月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0.9%,属于基本稳定的状态。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9%,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7.4%,环比上涨1.0%。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7%。可以说工业生产者价格水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趋势。
我们知道,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指标主要是CPI,但是也不能忽视PPI的作用。一方面,在消费领域,价格水平稳定,低于2021年初确定的3%的价格水平涨幅。另一方面,在工业生产领域,价格水平上涨幅度不小。因此,出现了价格指数变动的“剪刀差”,其实就是上下游价格水平变化趋势的不一致现象。针对这个现象,引发了如何界定通货膨胀,如何更好地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程度的讨论。
其实,观察最近十几年的情况会发现,两种价格指数不一致或者背离与分化的的情况并不鲜见,只是2021年以来的这一轮的情况更加明显。一般认为,中国PPI明显上涨的因素主要是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价格2021年以来上涨幅度较大,产生了某种输入型价格传导现象。
从价格总水平变动规律性角度来看,工业生产者价格的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将会逐步显现,目前两者之间出现的较大差距将会有所缩小。这也意味着,在2022年经济运行调控中贯彻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需要更加重视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更加关注价格指数的动态。(中新经纬APP)
-
上一篇
国务院办公厅: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
非常感谢朋友们百忙之中抽空来阅读关于“国务院办公厅: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的文章,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北京商报讯据中国政府网,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发挥领军企业和行业组织作用
-
下一篇
国办:完善重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
今天飞鸽讯息(www.sxhuachen.net)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国办:完善重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的相关信息,相信对于此类感兴趣的用户会喜欢这篇文章的。如果你也对“国办:完善重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感兴趣的话,那么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0)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